看守所常用法律术语解释:家属必读

发布时间:2025-08-13 17:20:36

阅读次数:4

家人们,当亲人被羁押在看守所,咱们心里肯定又急又乱。面对那些陌生的法律术语,是不是常常一头雾水?别担心,今天暖心小编就用通俗易懂的话,给大家讲讲这些常用的法律术语,帮你更好地了解亲人的处境,心里也能更有底。

逮捕

简单说,逮捕就是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,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跑掉,影响案件的侦查、起诉和审判,依法暂时把他的人身自由剥夺了。不过大家放心,逮捕不是随便就能进行的,它有严格的条件,还得经过层层审批程序呢。

取保候审

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,其实就是一种不用被关押的强制措施。如果犯罪嫌疑人交了保证金,或者有保证人,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,就可以离开看守所,在家里等着审判。那哪些情况适用呢?比如可能会被判处管制、拘役,或者单独适用附加刑的;还有可能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,但放出来也不会有社会危险性的,这些情况都有可能申请取保候审。

监视居住

要是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的条件,但有特殊情况,比如得了严重的疾病,不适合被关押,那公安机关可能会让他在指定的地方居住,并且进行监视,这就是监视居住。和取保候审比起来,监视居住的限制更多一些,比如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。

刑事拘留

如果公安机关遇到紧急情况,比如发现现行犯,或者有重大嫌疑的人,为了防止他们继续犯罪或者逃跑,会临时剥夺他们的人身自由,这就是刑事拘留。一般来说,刑事拘留的期限不超过 37 天,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这个期限是可以延长的。

羁押必要性审查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的规定,检察院会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,审查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有没有社会危险性,是不是还需要继续关押。这么做的目的,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羁押,保障他们的人权。

不起诉决定

如果检察机关觉得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虽然构成了犯罪,但情节比较轻微,按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刑,或者可以免除刑罚,就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。这意味着被不起诉的人不会受到刑事处罚,但可能还是会面临行政处罚或者其他形式的责任追究。

缓刑

要是法院判了罪犯一定的刑罚,但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先不执行,这就是缓刑。在这段考验期里,如果罪犯没有再犯新罪,那原来判的刑罚就不用执行了。不过缓刑也不是谁都能适用的,主要针对那些被判处拘役、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而且还得满足犯罪情节较轻、有悔罪表现等条件。

了解了这些术语,咱们就能更好地把握案件的进展,和律师沟通起来也会更顺畅。当然,要是大家还有不清楚的地方,一定要积极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,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况。

对了,《暖心信通》在线寄信服务,能为你和看守所里的亲人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,让你们的思念和关心能够传递过去。有需要的家人们可以了解一下哦。

 
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nuanxinxt.com/news/1045.html     本文作者:暖心信通

公众号:暖心信通

  • 四川省德阳市
  • 13096102353
联系客服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