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13 23:17:19
阅读次数:38
咱们都关心亲人的案件情况,但信里可不能问 “你当时是不是被冤枉的?”“证人到底怎么说的” 这类案件细节。更不能有疑似串供的表述,比如 “帮我转告某某,之前的事别乱说”。要知道,案件相关信息属于监管敏感内容,一旦涉及,很可能引发串供风险,影响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安全性,这样反而会给亲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二、消极负面内容别传递
监管单位鼓励大家通信,核心是想通过亲情帮教,帮助里面的人更好地改造,早日回归家庭。要是信里满是负面情绪,比如 “判这么重太不公平,托人找找关系”,这种质疑司法或暗示违规操作的话,还有 “家里都快撑不下去了,你出来也没用” 这类让人绝望的表述,甚至是 “在里面别太卖力干活,偷偷懒” 这种灌输消极劳动态度的内容,都可能被认定为 “不利于改造”,信件自然也没法顺利送达。不如多跟亲人说说家里的好消息,比如孩子学习进步了、家里一切都好,给他们多些鼓励和希望。
三、服刑细节别打探、别干预
有些家属可能会好奇亲人在里面的生活,想问问 “你在里面做什么活?累不累?”“听说某某岗位轻松,能不能调过去?”。但其实监狱劳动安排等属于内部管理信息,这样的询问可能会被视为打探监管机密,还可能影响正常的改造秩序。咱们还是把精力放在情感交流上,少关注这些可能引发问题的细节~
四、隐语暗语别使用
有时候大家可能觉得用些模糊表述或 “暗号” 更隐蔽,但这在信件里可是大忌!比如 “之前放在‘老地方’的东西,记得处理” 这种指代不明的暗语,还有用谐音、缩写代替敏感词等情况,都容易被误认为是在试图传递非法信息,导致信件被扣留。咱们有话就直说,真诚的交流才是最有效的。
五、违法违规内容绝不能提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nuanxinxt.com/news/1070.html 本文作者:暖心信通